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近日,华为“造车”风波备受关注。
3月31日,华为内部发布了任正非发布的《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强调不得使用Huawei/HUAWEI等文字和材料进行促销。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1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深圳华强北的华为授权体验店发现,与AITO文杰系列和华为标识(HUAWEI)相关的宣传资料已被清理干净。
在推介文捷系列汽车时,华为授权店的工作人员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宣传语,称AITO是“华为深度赋能的汽车”。
3月中旬,记者探访了该店。 当时,店内的车尾有华为相关的宣传资料。
华为心声社区,多人支持余承东“造车”
4月1日,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华为执行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回应近期事件称,“我们一些领导有不同意见,所以我们就出来了。这个文件,取消‘华为’,其实本质没变。”
余承东说:“我们当时叫它华为文杰,因为我们想做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不会迷茫。现在是赛力斯生产的,很快奇瑞、北汽、江淮也会生产并装备它,华为完整解决方案的汽车问世了。
3月31日晚,在华为员工交流论坛心声社区,一篇关于华为三年前首次正式宣布“不造车”的文件贴再次热闹起来。 对 3 月 31 日新闻的回应。
该账号为“实名用户”,由此可推断确实是余承东本人的账号。 而这两段意味深长的话语,让人觉得余承东对“不造车”的决定有着不同的看法。
2020年余承东回复帖子后,新帖不断上传。
在余承东的留言下,不少华为内部员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除了鼓励余承东,还有留下名字等了很多年回来看的人。 一些人给出了自己更深刻的见解。
支持造车的人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几种看法。 比如有人认为,目前零部件的利润率很低,华为没有明显的优势。
也有人从实际效果说话。 智选模式很成功,供应模式和HI模式算不上成功。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华为需要更激进,而不是过于保守。 现在的华为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总的来说任正非 华为不造车,我比较认同造车,主要是看到了smart selection模型、HI模型、supplier模型在性能上的巨大差异。 我觉得做的彻底不如做的彻底。 现在的华为太保守了。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支持华为造车。
其实道理也很直白。 对于现在的华为来说,参与造车等重资产投资风险太大。
双方给出的理由各有各的道理。 也有人建议,华为可以在内部继续“赛马”或“红蓝”对抗,寻找更合适的模式。 但事实证明,供给模式和深度参与造车这两种模式很难共存。 如果没有零部件的充分优势,又有多少主机厂会选择强敌作为供应商? 继续赛马,或许只能增加内耗。
目前的智能选型模式,或许已经是华为在不造车这个大方向上的最佳选择。 遗憾的是,余承东点燃了这条沉寂了三年的帖子,而他在新生社区的两条回复却在不久后被删除。
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分为三种。 一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三是Huawei Smart Car模式。 三款车型中,华为智能车款因参与设计、主导营销而备受市场关注。
2021年12月,华为与Celes联合推出AITO品牌文捷系列汽车。 Cyrus也成为了华为智能车模的首批合作伙伴。
目前,华为的“智能朋友圈”正在扩大。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华为将与赛力斯、江淮、奇瑞等打造“生态汽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采用Huawei Inside车型的两家合作伙伴分别是北汽集团和长安汽车,他们联合推出了Polar Fox Alpha S Huawei HI Edition和Avita 11 Huawei HI Edition。 广汽集团也曾是Huawei Inside的示范合作伙伴。
不过3月27日晚间,广汽集团宣布改变双方在AH8项目上的合作方式。 广汽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广汽爱安的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转为自主开发。 此次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作为重要供应商参与公司自有品牌机型的开发与合作。
据报道,近日,在广汽集团2022年业绩沟通会上任正非 华为不造车,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表示,广汽集团拟与华为联合发布新品牌。 目前,广汽已有爱安和豪博两个新品牌,无需再推出新品牌。 因此,经过与华为的友好协商,广汽决定通过优势互补,将华为转型为供应商。
(综合中国证券报、财联社、证券时报、新浪财经) 编辑:郑楚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