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界面新闻记者| 赵萌 实习记者 梁俊义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敏
在中国6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后,2022年各省份人口变化将格外引人关注。
截至目前广东常住人口负增长,已有29个省份发布了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公布了常住人口的相关数据。 对于尚未发布公报的宁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界面新闻也从两地统计局获得了相关数据。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省际人口变化图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对制定生育扶持政策有何启示? 界面新闻梳理了31个省份的完整人口数据发现,虽然2022年17个省份的常住人口仍将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为负的省份已经上升到20个,这意味着2022年大部分省份实际上将依靠省际之间的人口竞争,增加了常住人口。
从自然增长率指标来看,人口自然增长为正的省份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等更重视传统生育文化的省份,说明经济水平并不是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专家指出,这挑战了“越发达,孩子越少”的观点,并提醒决策者在制定扶持生育政策时,除了考虑经济负担外,不应忽视生育文化的重要作用。生育的。
东北三省与京津冀人口同步下降
从常住人口规模来看,广东省继续位居榜首。
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7%,常住人口数继续居全国首位。 其中,户籍人口10049.7万人,增加102.8万人,增长1.03%,成为全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时过亿的省份。
2007年,广东省人口首次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并保持了15年。 2022年,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人,比广东省少2000万以上。 河南省以988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
从增长来看,2022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将增加37万人,居全国首位。 安徽省和江西省紧随其后,分别以14万和10.58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常住人口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人口的吸引力,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2022年中国共有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长,但除增长10万以上的前三省份外,其余省份增长均在10万(含)以下,而4个省份的增长将在1万左右,这表明这些省份在2023年极有可能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除上海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常住人口均保持增长; 同时,西部省份四川、云南、宁夏自治区和青海常住人口也出现小幅增长。 这表明,2022年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人口回流劳务输出地区的现象将同时存在。
此外,2022年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将全部减少,其中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最多,为32.4万人。 2022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将减少86.08万人。
31个省常住人口等数据。单位:万人; 制图:赵孟良俊义
人口自然增长受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影响,反映了人口规模变化的长期趋势。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则意味着人口增长的惯性可能已经耗尽。
界面新闻发现,2021年中国将有11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省份将迅速上升至20个省份。 (注:天津只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数据,没有公布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以及自然增长率数据。天津市统计局向界面新闻解释说,该指标不是强制性指标,所以在公报中没有体现,但对方明确表示天津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负)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2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872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11万人; 出生人口73.3万人,出生率为7.42‰。 死亡人口74.1万人,死亡率7.50‰; 自然增长率为负8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负0.08‰。
对此,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解读文章认为,受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生育观念转变、晚婚晚育、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出生人口数2022年全省继续下降,死亡人数继续下降。 增加,导致自然增长变为负数。
在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加的同时,2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广东常住人口负增长,这意味着许多省份的常住人口增长只能靠机械增长来实现。 机械增长一般是指人的流入。 对此,人口学专家认为,在国际移民微不足道、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长期依赖跨省人口流动带来的机械增长难以为继。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17个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中,有9个省份自然增长率为负,包括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以及四川、云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
人口回流导致常住人口发生重大变化
各省常住人口增减的原因不尽相同。
作为人口流入大省,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将减少28万人,到2021年底,广东省常住人口将比上年增加60万人。 4月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文《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继续居全国首位,稳定增长可期》,对人口数据变化进行了说明。
文章称,“七大”数据显示,广东流动人口总量居全国首位,广东流动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2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23.5%人口,居全国首位。 2022年广东省外流动人口减少69.2万人。 这是受2022年广东疫情频繁爆发的影响,省外流动人口暂时返乡的阶段性现象。作为外省农民工输入大省,前五名广东省有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 由于2022年广东疫情防控政策持续时间较长,不少外省务工人员返乡。
根据2022年手机信号大数据情况,广东手机信号流出大于流入。 广州自2022年10月以来,各地陆续发生疫情。 随后,疫情蔓延至全省大部分地区,临近年底,部分省外流动人口选择了暂时返乡。
文章称,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将逐步恢复正常,跨省流动人口将继续选择流入广东。 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返乡的跨省流动人口中,84%已于2月返回广东。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和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将保持充裕,常住人口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预计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因防疫政策调整,人口外流、常住人口减少的也包括西藏自治区。 界面新闻从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获悉,到2022年末,西藏常住人口364万人,比上年减少2万人,自然增长率8.76‰。 到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366万人,比上年增加1.19万人,自然增长率8.70‰。 自然增长率居全国前列。
31个省份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 单位:万; 制图:赵孟良俊义
对此,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西藏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防疫调整后大量农民工外流。政策。 据报道,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爆发疫情,人们出行受到限制。 10月,政府开始发放“出藏卡”,许多外省人获准离开。 11月1日,根据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统计部门开展了年度人口抽样调查。 调查人员发现,一些居民锁上门离开了。
后来,调查人员查看了人口结构数据,发现大部分流出的是劳动年龄人口。 此外,调查人员还将与防疫、民政等部门对数据进行评估,最终认为常住人口减少是人口机械性增长(转负)造成的,是暂时现象在特殊时期。
由于流动人口从工作地返回居住地,一些人口流出省份的常住人口有所增加。 以重庆市和安徽省为例,2022年两地人口自然增长均为负,但常住人口均有增长。
2022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但安徽省自然增长率为-0.93‰。 安徽省统计局人口统计处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安徽省一直是人口外流大省,但近年来出现了人口回流,导致人口正增长。常住人口。 一方面是因为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增加。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人选择返乡工作。
到2022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9100人,自然增长率-2.11‰。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黄克在随后发布的解读文章中认为,重庆人口集聚度持续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效应持续。 他援引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市外出人口为40353万人,比上年减少2.2%。
有人口专家告诉界面新闻,人口回流导致常住人口明显变化是2022年跨省人口变化的最重要特征,而疫情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
2023年各省常住人口如何变化,可能与这部分回流人口的迁移选择有关,也取决于人口流入省份的经济和就业恢复情况。
11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何为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人口学专家何亚夫告诉界面新闻,“七大”数据显示,中国生育率南高于北,西高于东。 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生育意愿的差异。
31个省份中,东北三省自然增长率最低,黑龙江省最低,为-5.75‰,辽宁省为-4.96‰,吉林省为-4.07‰。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的11个省份是广东、浙江、海南、福建、江西、广西、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和贵州。 西藏自治区自然增长率最高,为8.76‰,其次是宁夏自治区,为4.41‰。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广东省常住人口大幅减少,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保持在3.33‰的较高水平。
有观点认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经济越发达,人们生育意愿越低。 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完全符合2022年的现实,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南方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北方。
何亚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两者正相关或负相关。 影响生育的因素有很多。 如果分析经济水平与生育意愿的关系,需要发现两个地区的其他条件完全一样,只是收入水平不同,这样才能进行可靠的研究。 但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案例。
不过,他引用了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丹·A·布莱克 (Dan A. Black) 于 201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指出,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生活在阿巴拉契亚煤矿区的人们在经历能源价格上涨的美国(包括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县),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煤炭储量县的人们的收入和生育意愿,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随着产煤县男性收入增加,生育率也随之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收入增加 10% 与出生率增加 8% 有关。 这挑战了以往“越穷越穷,越富越穷”的观念。
30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制图:赵孟良俊义
何亚夫认为,与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解释生育意愿,不如从一个地区人们的生育态度来分析生育意愿的强弱,或许更接近事实,即生育文化的视角。 仔细观察,在自然增长率为正的11个省份,无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传统文化对生育的态度都更为积极。
何亚夫长期居住在广东湛江。 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和家庭,因此更倾向于“多子多福”。 广东省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祠堂随处可见。 在湛江,农村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年礼”,相当于一个村子的生日,比除夕还要隆重。 湛江几乎每个农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
与内地相比,广东省民众的生育意愿仍然比较强。 2022年广东省出生人口105.2万人,出生率为8.30‰。 广东成为唯一连续三年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并连续五年成为全国第一大出生人口大省,可见广东人口“基本盘”依然稳固。
另一位人口专家告诉界面新闻,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曾经实行不同的生育政策。 1998年以前,广东农村一直实行二孩政策。 ”(即头胎为女孩,则可生二胎),所以广东省的生育率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广东省独特的“潮汕文化”也更注重家庭和分娩。
浙江省民营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尤其是“温州模式”的兴起。 家族企业需要传承,所以生孩子的意愿也很高。 但在其他省份,“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因此,专家认为,当前的生育扶持政策除了关注生育的经济成本外,还应发挥塑造新生育文化的作用。
专家表示,人口学界做过研究,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地区存在梯度差异。 东北比全国早10-15年,汉族地区比少数民族早10-15年。 从目前的数据变化来看,基本符合这个趋势。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宁夏常住人口728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自然增长率4.41‰。 宁夏自治区近十年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 “七大”数据显示,宁夏常住人口7202654人,比“六大”增长14.30%。 而全国“六普”到“七普”的增长率仅为5.38%。
1984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规定,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有的可以生育三个孩子。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宁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独生子女时代生育二胎的比例较高。 人们生孩子的意愿比较强烈。 这是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之一。
何亚夫指出,西部一些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并不是“越穷越生”的结果,而是这些地区大多属于民族省份,独生子女年龄限制较少受生育政策影响,部分地区仍能保持民族传统重生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