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中国青年报8月3日报道,邹淼淼一直认为自己是走在潮流最前沿的“冲浪女孩”。 从初中到逛贴吧、天涯,再到微博、豆瓣、哔哩哔哩,邹淼淼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和网络上。 她可以随时掌握最新的热点,各种网络流行语也能触手可及。 “玩meme”已经融入到她的日常生活中。
王静文至今仍时常想起几年前的那个雨夜。 当她行驶在拥堵的路口时,不知道哪辆车开始鸣笛:“滴滴滴”。 随后,周围几乎所有车辆都纷纷发出“嘀嘀嘀”的笛声,持续了10多分钟。 这让王静文一时摸不着头脑:“虽然有些堵车,但那一长一短的铃声怎么响了这么久。” 经过朋友的解释,我才明白,“嘟嘟,一长两短,一挥手就停”,这句话曾经是某知名网络社区广为流传的“表情包”,后来发展成了一个“评论密码”的方式。 “有了代码,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王静文的朋友解释道。
一个月前,歌曲《一剪梅》登上国外多家社交媒体热门排行榜前50名,尤其受到北欧国家听众的欢迎。 “当我们还在思考如何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流时,一个由‘茎’组成的交流飞地正在让世界变得更加‘扁平’。”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在《<一剪梅>海外爆火:模因背后的“表情失语”》中提到,“1976年,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模因’一词” 《自私基因》。通俗地说,“模因”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模因”一样,制作模因、玩模因是“模因”复制变异的外在形式之一。 作为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孤立个体,年轻人逐渐习惯了通过“meme”,即通过恶作剧的方式,快速找到自己的“相似者”。 “就像听到‘英雄云集’,你自然会联想到‘遇见胡萝卜’。”
近日,中国青学传媒对全国近千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72.48%的受访者愿意主动“耍花招”; 26.61%表示“顺其自然”; 只有0.91%的受访者非常抵制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当“玩表情包”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快捷键”
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齐月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皮女孩”。 她每天关注微博、豆瓣上的各种最新动态。 她还和4个朋友组成了一个微信群,大家每天分享八卦和热门“梗”。 上个月,因为要专心准备一篇重要论文,齐月辰卸载了微博,也没有过多参与朋友群聊。 有一天,当她打开手机群聊,翻看好友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的新动态时,她突然发现好友的很多对话她都听不懂了。 “感觉就像被排除在外,很难进去,而且我很焦虑。” 齐跃辰说,“我还是希望能随时追踪到最流行的‘表情包’,跟上朋友们的步伐。”
据中国青学传媒调查显示,67.34%的受访者在了解到新的“梗”时会在合适的场景中与朋友分享,19.05%的受访者热衷于利用网络流行语与朋友交流,甚至主动创造新的“潜行者”,13.61%表示“只是看看就过去了”。 此外,在中青派传媒设立的“流行表情包你了解多少”测试中,90%以上的受访者能连出4个以上网络流行语。
“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我对谐音梗更感兴趣。” 封延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的意识放松的时候,就会做出无意识的行为,而失言就是无意识行为的表现。谐音梗更像是‘故意’的失言。”而一个巧妙的‘失言’确实可以让严肃的气氛变得俏皮起来。” 冯夕回忆起自己在广播创作班上的经历。 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这时,有同学调侃他说:“那封延一定是我们班最有型的学生了,因为他的名字叫‘风格(封延)’。” 一句简单的调侃,立刻引来全班的哄堂大笑,也给封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现在开始,大家想到创作风格的时候,应该会不自觉地想到我。”
每当有明星退役的消息传出,朋友圈就会刷屏“我的青春结束了”。 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短短的3个字——“我的青春”。 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字的邹淼淼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立即去微博上搜索。 了解之后,他发现这样的表情,相比于长长的抒情话语,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可爱感。 “它表达了这个意思,但同时又不那么直白。” 因此,那段时间,邹淼淼的朋友圈经常发帖:“学校门口的烧烤店关门了,清姐。” “我最喜欢的漫画结束了。” 、绿结。”“最后一节课结束了,我是绿结。”邹淼淼认为,很多梗表达起来简单又有趣,特别容易记忆,也方便和朋友交流。
网络社会中追求“你懂我”的群体认同
牛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后赵思佳曾在知乎上发表“答案”:“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玩‘梗’?” 文章分析了这种非自愿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她看来,“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建立并加强自己与他人的联系”、“自我满足”、“让更多人认同我认同的东西”、“定义自己”对于网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热衷“模因”的 5 个基本原因。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可以让人感觉不那么孤独,因为在分享的过程中,会增加与其他人互动的机会。”
前段时间,邹淼淼参加了一个考试培训班。 连续两周12名学生在教室听课,气氛沉重。 当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时,她脱口而出“不支持都难”。 “很难不”这种句型近几个月突然流行起来。 老师无法理解他们的社交暗示,并试图回答:“是的,双重否定强化了语气。” 众人只能尴尬地笑笑。
据中国青学传媒调查显示,年轻人热衷“玩表情包”的原因包括:方便与朋友交流(47.78%)、有利于更有趣的语言表达(75.71%)、有助于更准确的语义表达(20.26%)和为了展现自己的原创性(9.88%)。 63.81%的受访者认为使用“梗”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想法,54.54%的受访者喜欢“玩表情包”来与朋友产生共鸣。
在邹淼淼看来,“得”是伴随着“茎”而来的。 “得”用于表示理解并接受成功。 只有被听者“得到”,“梗”才能使用成功。 每当“抓住”一根茎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她看来,“和不熟悉的朋友交往后,你很可能会产生‘确认眼神,和我是同一个人’的心态。”
在齐跃辰看来,邹淼淼提到的“得到”现象,实际上是双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共同意义空间”。 所有的。
除了可玩性强之外,《杰》迎合了当下用户群体的情感和需求,也成为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一个表达方式之所以成为‘梗’,是因为大多数时候它还包含着字面意义以外的信息。” 当齐月辰第一次听到朋友说“啊啊啊啊”的时候,他根本想不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 经过查找,我得知这个词表达的是婴儿发出的声音,可以用来形容失语状态下无话可说的人呆呆的样子。 “我觉得这个象声词很可爱,有时可以用来自嘲,有时也可以表达无语中青报谈文字失语症,关键要看具体的语境和听者的想法。”
为“演奏主干”匹配适当的“行列式”
在邹淼淼看来,培训班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拿到”她扔出的茎中青报谈文字失语症,甚至强行解释“把茎折断”,所以她对这个茎的利用失败了。 “当表情包不被理解时,双方都会更加尴尬,所以我以后会尽量少用它。” 邹淼淼认为,“玩梗”要看对象、要看场合。 当她和不熟悉的人聊天或者遇到比较严重的情况,遇到聊天陷入僵局时,习惯缓解气氛的她,通常会抛出一两句通俗易懂的梗,看看对方的态度。对方。 “如果对方能够回应我就好了,如果没有回应的话,也不会太尴尬。”
《<一剪梅>爆火国外:玩表情包背后的“表达性失语”》一文分析了“玩表情包过多”可能导致的“表达性失语”:“‘表情包’或者‘表情包’的可玩性,在很大程度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表达方式的模糊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表达方式的内涵极其丰富,那么它更像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符号。” 笔者认为,在以“茎”为核心的网络传播中,表达的清晰性和准确性似乎是一个短板,“玩表情包的人不再追求意义的准确性,而是转而寻求情感共鸣。” 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表达失语症’。”
调查显示,表达过于直接、马虎(24.8%)、容易产生信息焦虑(31.65%)、使用不当伤害感情(63.51%)、过度娱乐性表达造成语言文化损害(63.61%)等。过度使用导致无聊(64.82%)是大学生眼中“耍花招”的缺点。
在提到滥用“谐音梗”的现象时,冯艳也表示:“用近音或谐音词来代替原来的梗,有时会让我们笑出声来,但有时却又让我们相当摸不着头脑。”在他看来,汉字是神圣的。 “它可以记录历史,延续文明。从汉字的书写到普通话的普及,很多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有时因为某个谐音梗太过流行,甚至会取代这个词的本义。”人们的思想。” 适度“耍花招”是他的建议。
四川传媒学院的白雅宇是一个不常关注“表情包”的人。 “比如大家都叫杨超越‘锦鲤’,我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对于“茎”的影响,白雅玉已经逐渐从不适转变为适应。 以前,他会介意如果不关注新的梗,会不会跟不上同学的交流。 后来他想通了,“无论模因多么新颖,都只是暂时的事情,日常交流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平常的语言。” 。“他说。
在王静文看来,偶尔“搞点小事”也是给平凡生活增添色彩的方式之一。 那天,她恍然大悟,自己很快就“得到”了“滴滴”信号柄的奥秘。 和朋友聊天时,她商量着把车移到一边,给周围的车让路,“算了。” 我们别再抢停车位了,给我的‘家人’让路吧。” 王静文说,“玩表情包”是每个小群体内部特殊的交流方式,不同年龄段、爱好、职业类别都有自己的“梗”。 “你觉得有趣的‘梗’就听一笑,看不懂的‘梗’就放弃,你要学会用它们给自己带来快乐。” (应采访请求,本文中王静文、邹淼淼、齐跃辰均为化名)
(原标题为《“玩表情包”能否成为社交“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