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荀子 李斯 韩非的思想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荀子、韩非的人性论: 李斯悲剧根源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李斯是秦代一个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 他以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而登上事业顶峰, 最后以具五刑被腰斩于咸阳, 思欲与家人牵黄犬游上蔡东门而不可得。古今学者都将李斯人生悲剧归结为他贪恋富贵, 而贪恋富贵又出于他那“人生在所自处”的卑微阴暗的处世哲学。这些分析无疑都是正确的。本文想进一步指出, 李斯的人生悲剧还有更深一层的学术根源, 这就是荀子、韩非的人性论。
一、战国秦汉之际历史人物的学术背景中国有着重视学术理论的悠久传统, 学术思想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西周春秋时期学术思想相对单纯, 主要体现在统治者制定的礼义。《国语》、《左传》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 其思想学术内涵大都在《诗》《书》礼义范围之内, 当然伴随着西周礼制日益陵迟, 其中也有一些历史人物僭越礼义, 而任凭膨胀的政治野心和无穷贪欲自然呈现。进入战国之后,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各种流派的学术思想体系相继被创造出来。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人物, 差不多都会站到诸子某一家的理论旗帜之下, 自觉地用这一家学说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而使各自的人格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学派化倾向。我们读《战国策》和战国子书, 会明显地感觉到战国历史人物的思想内涵与春秋以前大不相同, 他们都有非常独特的人格特征, 有各自的价值追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而他们的人格现象差不多都能够从他们所服膺的诸子思想学说中得到解释。这种用百家学说指导思想言行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除极少数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之外, 战国秦汉之际的人们都非常真诚, 好是真诚的好, 坏是真诚的坏, 他们信仰、服膺某一种思想学说, 就坚决、真诚地按照这种学说行事, 言行相符, 表里如一。像墨家人物信仰兼爱, 他们在行动中也真的能够做到为他人赴汤蹈火, 死不旋踵; 以杨朱为代表的道家人物倡导为我, 宣称拔一毛而为天下, 势所不为, 他们也就用这一套理论游说世人; 擅长于国际战略的纵横策士, 赤裸裸地表白他们的人生追求是卿相富贵, 而根本不顾天下的苍生和士人的社会责任, 他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也是朝秦暮楚, 翻云覆雨; 而主张法治的法家人物则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刻薄寡恩⋯⋯。伟大的人, 伟大得旗帜鲜明; 无耻的人, 也无耻得光明磊落; 他们都是从理论到行动, 将某一种思想学说化为各自的人格模式。
总之, 他们的人格是统一的, 不存在后代某些人口若尧舜、行同桀纣的人格分裂现象。李斯是由战国入秦学术色彩非常浓厚的历史人物。对李斯人格心理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大思想家: 一个是他的老师荀子, 另一个是他的同窗韩非。李斯对荀子思想学说有吸取也有扬弃, 而对韩非的理论则完全信服。从这个意义上说, 韩非对李斯的学术影响甚至比荀子的影响还要大。李斯与姚贾因出于嫉贤妒能的卑劣心理而合伙害死韩非, 但他却将韩非学术思想完全付诸实施。李斯在历史关键时刻的人生选择基本上是按照韩非的人性理论行事, 这最终导致他走向毁灭。
二、荀子性恶论与李斯趋利的人生选择战国时期儒家人性论大体可分为三派: 一派认为人性是中性的, 无善无恶, 就像水一样, 决之东方则东流, 决之西方则西流, 这一派以《孟子》中所记载的告子为代表,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性情论》, 也持这种观点; 一派提倡性善论, 认为人性中天生具备仁义礼智因素, 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 只要致力于培养善性,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一派以孟子为代表; 一派主张性恶论, 这是以荀子为代表, 其后荀门弟子韩非接受了乃师的性恶论, 又有新的发展。荀子认为, 人的自然本性是追求利欲, 所以人类的天性是丑恶的。《荀子•王霸》说:“夫人之情, 目欲綦色, 耳欲綦声, 口欲綦味, 鼻欲綦臭, 心欲綦佚。此五綦者,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性恶》说:“若夫目好色, 耳好声, 口好味, 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 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感而自然, 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荣辱》说:“凡人有所一同: 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然者也, 是禹桀之所同也。”这是说, 人类的感官天生具有趋利性, 趋利避害是人类与生俱来、无待而然的自然天性。那么, 天性就有贪欲的人为什么会有善举, 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圣人呢? 荀子有一个说法, 叫做化性起伪。伪者, 为也, 意指后天的造作。化性起伪, 就是通过后天的人为努力来感化、矫正、改变人类丑恶的自然天性。《荀子•礼论》说:“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无性, 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 则性之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 一天下之功然后就也。”圣人在化性起伪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荀子•性恶》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 伪起而生礼义, 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 是圣人之所生也。”如何化性起伪呢? 荀子提出劝学, 即通过学习《诗》《书》礼义, 积礼义而为君子。移风易俗对于化性尤为重要, 《荀子•儒效》说:“注错( 措) 习俗, 所以化性也; 并一而不二, 所以成积也。
习俗移志, 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 则通于神明, 参于天地矣。”《荀子•性恶》有一个说法:“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荣辱》也说:“尧、禹者, 非生而具者也, 夫起于变故, 成于修为, 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与孟子, 一主性善, 一主性恶; 主性恶者倡导化性起伪, 主性善者主张培养善性, 最后殊途同归, 分别得出“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的结论。李斯对荀子的性恶论只接受了前半截, 即认为趋利是人的天性, 却抛弃了乃师关于化性起伪、终为圣人的思想。《史记•李斯列传》载:“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 度楚王不足事, 而六国皆弱, 无可为建功者, 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 今万乘方争时, 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 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 此禽鹿视肉, 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 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 困苦之地, 非世而恶利, 自托于无为, 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这是李斯内心情感的真实显露, 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李斯, 看准了当时正处于风云际会、布衣驰骛的历史时刻, 发愤要做一番解穷脱困、平步青云的伟业。他说, 人生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一个人如果自托无为, 不能改变自身卑贱困苦的处境, 那就无异于人面禽鹿。可见他是将谋取功名利禄作为人类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李斯辞别乃师时所说的这些话, 是荀子人性好利思想的传述。这表明李斯从出师门那一天起, 就没有打算要化性, 根本没有想到要做一名圣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功名富贵,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从此, 李斯就一直“得时无怠”, 抓紧一切获取功名利禄的时机。他向秦王进献歼灭山东诸侯的计策:“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 厚遗结之; 不肯者, 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 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史记•李斯列传》) 通过采用种种阴谋手段, 李斯最终辅佐秦王一统天下, 而他也登上丞相之重位。秦统一天下之后, 李斯揣摩秦始皇的心理, 为持禄保宠而频出新招。他从荀子学《诗》《书》《礼》《易》, 但他当权后却视《诗》《书》为死敌, 一心迎合秦始皇以酷刑治国的专制意图,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百家之语, 禁止天下民众议论时政, 实施灭绝文化的愚民政策; 他陪同秦始皇巡游天下, 所到之处为秦始皇刻石颂功; 他将韩非的专制理论付诸实施, 以严刑峻法作为治国的手段, 将全国变成一个大监狱。经过几十年处心积虑的惨淡经营, 李斯本人在布衣驰骛、实现人的趋利本性方面达到了“富贵极矣”的地步:“斯长男由为三川守, 诸男皆尚秦公主, 女悉嫁秦诸公子。”(《史记•李斯列传》)身居“高处不胜寒”的境地, 李斯在感激、陶醉、庆幸之余, 似乎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无名恐惧:“物极则衰, 吾未知所税驾也! ”(《史记•李斯列传》) 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 他所害怕的是盛极而衰, 失去富贵,而根本不思考如何改恶从善。他的一言一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荀子的性恶学说, 但他却将荀子化性起伪的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他一生中也有两次劝谏, 一次是秦王下令逐客, 他写了一篇有名的《谏逐客书》, 成功地避免了自己成为逐客; 另一次是给秦二世上《督责书》, 同样是出于自保。天下苍生的利益, 士的社会责任, 李斯是从来不考虑的, 他心中只有自己。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批评李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 持爵禄之重, 阿顺苟合, 严威酷刑”, 这其中的学术原因, 就在于李斯从荀子那里所接受的半截子人性论。三、韩非君臣关系学说与李斯人生悲剧沙丘之谋是决定秦王朝和李斯个人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李斯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关键角色。在这个性命攸关的历史时刻, 最终支配李斯行动的不是荀子的臣道思想, 而是他的同学韩非的人性论以及由此而来的君臣关系学说。荀子虽然讲性恶, 但他最后的落脚点是要引导人们做圣人, 他曾经专门作了一篇《臣道》, 主张人臣不要谄谀逢迎, 贪图禄位, 而要做谏、争、辅、拂之臣。他将人臣的忠诚划分为以德复君、以德辅君、以是谏非三个层次, 要求人臣在大节上做忠臣, 用道德仁义辅佐君主。我们虽不能说荀子这些思想对李斯丝毫不起影响, 但在做忠臣与维护自身利益两者之间作出最后选择的时候, 李斯否定了荀子而接受了韩非的君臣学说。韩非继承了荀子人性欲利的思想, 而进一步将其落实到人际关系之中。韩非认为, 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行为都一无例外地被利所支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利之所在民归之, 名之所彰士死之。”《韩非子•备内》说:“故王良爱马, 越王勾践爱人, 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 含人之血, 非骨肉之亲也, 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 则欲人之富贵; 匠人成棺, 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 人不贵则舆不售, 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 利在人之死也。”他认为人们都是从利己的角度来处理人际关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 尽巧而正畦陌者, 非爱主人也。曰如是, 羹且美, 钱布且易云也。”这是说农民努力耕耘, 是为了图得主人的一顿美餐和一笔高酬金。
耐心读一读。
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子身为儒家代表人物,为何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
荀子的思想里,有一些看起来很像法家的东西,所以能培养出韩非子和李斯这样的后法家时代的人物也在情理之中。
《荀子》中对于当时的秦政有很多讨论。《儒效》中记载秦昭王对荀子说:“儒无益于人之国”。这句话与《孟子》开篇梁惠王之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劈头就把秦政和儒家去呗点出来:“益”,也就是功利性的效果,而秦政以此为第一要务。荀门弟子在与荀子对话时也指出,秦之强大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以便从事而已”。
荀子认为,秦政“纵性情、安姿睢,而违礼仪。”人性天生趋利避害,若顺从人之性情,会使人人争利尔世风竞争惨烈,所以需要反过来用人的知明治能制作礼乐来调和、改变人的性情。
秦政,尤其是商鞅、李斯(包括韩非)则在与荀子相近的人性论(性恶论)上,不采取对治的态度,而是用顺之、纵之的方法将人性之恶彻底释放出来,并让这种力量膨胀到极致。所以秦政是用利益来诱惑人竞争,用刑罚来逼迫人变得强横,用势位来压服人只知道附从,以隐厄使人只知道耕战,于是人性中趋利的能量被完全释放,由此形成一股压服其他一切的力量。正是这股强大的力量,使秦国在战国时成为第一强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在荀子的人性论里,十分强调人性本恶,“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生而有之的,“从”之、“顺”之就会出现争夺、犯分乱理,这就是荀子论证性恶的逻辑。
而荀子的“性恶”论显然对韩非和李斯的影响最大,正是这种人性论,让这两个人转而投入了发家的怀抱,但他们的法家之路,是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通过在秦国实习时观秦政之后,所发展起来的,并不是荀子教的。
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变化的过程,也并非只有一种信仰。作为荀子的徒弟,韩非和李斯的从荀子这里学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理解,从人性出发,大限度激发人性逐利的一面,实现统治者强国的目的,这就是法家。
然而,荀子如果知道自己培养出两个法家弟子,想来必然是后悔的,他的思想里对法家其实是持有批评态度的。荀子虽然强调“性恶”,但并非全恶,人生而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圣人凭着这种知性,可以化掉恶性而选择善。
对于荀子来说,他虽然认可秦政的简单有效和秦国的强大,但他一方面指出秦政必亡。
另一方面,他认为真正的治道当是儒家的本统制治,所以他对法家有明确的距离感。但是,时势的要求使他也不得不承认秦政中有有效性因素,不能简单地置之不理,所以他从法家那里发现了发的重要性和君主的现实意义,从而西天了一定对法家的亲和。但荀子的法,始终不是秦政的法,而是礼法,即以法的成文化、制度化来改造礼,从而构造一种新的礼血,而不是法家之学。荀子的思想,应该称之为“法儒”,即带有一定法家的因素的儒家,但却又有本质的区别。
那么法家思想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法家的法、术、势合一,具体呈现为:首先,以制度化的法令为臣民确立行为规范准则,而君主并不受这一准则体系的束缚;然后,以“势”为权力之源泉,确立君主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最后,以“术”为统治方法来对待臣民,行赏罚、勘高下,退奸佞、贬重臣,确保君主权力的执行力和不被遮蔽。
但这里,事实上有一个根本矛盾是法家没有意识到的,即:一方面,他们认为依靠法,庸主就可以实现优良政治;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君主必须掌握术才能驾驭群臣,这样君主就不能是庸主。
荀子思想里法家因素,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的“用”,而荀子对法家思想里的取用,结合其人性论中强调的“性恶”,显然对两个弟子的影响很大,理想主义者韩非走上了极端的“性恶”,完全抛却了儒家“教化”的重点,他的法家思想很纯粹,但也纯粹得让人害怕。至于李斯,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法家思想,并不是为了实现政治愿望,而是为了自身的名位,所以他的思想是根据统治者需求而变化的。
同是法家学派代表人,韩非和李斯哪个对后世影响大?
韩非子和李斯都是师从荀子。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提出“仁义”,“王道”,“以德服人”的主张;在伦理上他主张性恶论,重视礼教,强调礼法并应;在天人关系上他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在君民关系上他主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 。李斯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并在实践中发挥运用,成为史上名相。韩非子出身贵族,于弱冠之年独自一人游历天下,后投师于荀子。他的法术势思想、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对秦始皇统一六国有着深远影响。但是韩非最后死于同门师兄李斯之手!
说起这李斯,倒也有些来头。他是之前提过的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荀子虽然是儒家,但李斯的政治主张已是法家一路。不过儒家本来以教育为本,并不是一个宗派类型的组织,所以李斯转专业倒也不会被视为背叛师门。据说荀子还挺欣赏这个弟子,不过私下里认为他功名心太重,怕是不能善终。
然而荀子更看重的是另一个弟子——也就是被后世称为集法家大成者的韩非。不要小看“集大成”这个断语,这说明后世认为,韩非已经是法家的高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看就没有谁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在弱小的韩国,之前法家的老前辈申不害都没有变法成功,他的那一套就更没人理了。但是你非要说代表人物,那肯定是韩非。
历史上在荀子的弟子中对韩非和李斯谁的评价高?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老师非常神奇,比孔子还要厉害,教出的弟子分外独特,第一个是鬼谷子,教出孙膑、庞涓等奇才,第二个是明朝王阳明,在沉闷的理学时代,门人弟子却尽皆特立独行,如王艮、李贽(喊出孔子非圣)等鬼才,第三个是历史上儒家代表,最出名的二个弟子,却都是法家名士。
此人叫荀子,对诸子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思想,认为这是最好的治国理念,于是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儒家代表的荀子,一生之中有三个知名弟子,其中最出名的两个却是法家名士,即李斯与韩非子。
荀子全名叫荀况,但祖上本不姓荀,“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晋国灭掉荀国之后,将荀国故地赐给大夫原氏黯,后人由此姓荀。因此,荀子是贵族出身,与诸子百家中唯一布衣墨子不同。
与诸多春秋战国诸多学者一样,荀子也曾周游列国,先后游历齐楚赵秦。在齐国,荀子在稷下学宫是“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资格最老的宗室,三次担任祭酒职务,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在楚国,荀子受到春申君黄歇的重视,让他担任兰陵(山东临沂)令,在此韩非、李斯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在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在秦国,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尤其游历秦国时,荀子对秦国“依法治国,轻视道德”的治国方略不以为然,这与荀子推崇孔子仁义道德治国的思想有关。
但荀子教出的三个知名弟子——李斯、韩非子、张苍,李斯和韩非子自不必说,而张苍(助刘邦夺天下,后为西汉丞相)也不能算正宗儒家传人,换言之荀子门下最出名的三个弟子,全部都不算儒家传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为何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却教出了一群“反骨仔”?而且,还是儒家生死大敌法家!
其实,是荀子思想给了李斯、韩非子成为法家的土壤和勇气!
一,“天人”有何关系?我们最熟知的是“天人合一”,灾难是上天对帝王不满之类,但荀子认为“天人相分”,天是天、人是人,两者互不干扰,不存在“天命”之说。荀子《天论》中认为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而且天道自有运行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性善还是性恶?孟子认为“性本善”,但荀子主张“性本恶”,指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但通过“其礼义,制法度”的教化,可以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即教化让人人转化为善。荀子思想之中,除了“以德治国”外,本身还包含“制法度”教化,一手道德建设,一手法治建设。
三,法今还是法古?这是后世儒家与法家争论的另一个重点,儒家认为法古,模仿三代圣王治国,但法家认为与时俱进的法今。荀子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难以模仿,不如近世的后王(最近的圣王明君)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可见,荀子思想之中,有着法家的土壤,尤其在乱世之中,想要治国强国,荀子崇尚的“礼法治国”思想难以得到帝王欢迎,反而顺着荀子思想基础延伸出的“依法治国”更能实现帝王梦想。
如今看来,荀子思想的先进性,但在当时时代来看,荀子思想只能是格格不入。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但领先时代二步、三步就成了疯子,甚至荀子领先了整个封建时代,与近现代诸多思想相吻合。于是,荀子悲剧了,在儒门之中备受漠视。
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之中,始终没有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遭受了罕见的冷落。究其原因,就在于荀子上述思想过于惊骇,与孟子学术严重对立,甚至足以动摇传统儒家根基。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韩非子和李斯两人历史地位尊崇,韩非子将法家思想柔和,形成了完整的法家理论体系,李斯是暴秦帝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两人本该成为荀子和儒门的荣耀,但问题在于这两人却都是法家代表,而法家又是儒家生死大敌,后世儒家如果突出荀子,那么必然要提及韩非子与李斯,这让儒家情何以堪!
作为儒门之中的另类,荀子思想过于先进,在整个封建时代一直不能被多数儒家人士接受。直到近代,学术界才开始真正研究荀子和荀学,发现这位备受冷落的儒门代表,在治国方略上很多与现代吻合,由此荀子地位才开始提升。
与春秋战国诸多名仕相比,荀子可谓是最被低估的学者了,可惜历史埋没了这一位天才,如果儒家重视荀子,中国历史可能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荀子评价李斯,韩非
没有的,史记中没有这类记载,仅知道李斯、韩非都是荀子学生。
历史中,荀子有两个徒弟,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子。他更喜欢哪个弟子?哪个弟子更厉害?
这个没有喜欢不喜欢的说法,做为一个集大成者荀子是不会因为喜欢不喜欢来判断一个人的,因为太低级。
李斯和韩非子都是荀子的学生,二人都是很厉害的思想家,虽然二人是同门,但是在最后李斯却逼死了韩非子。李斯当时是秦国的丞相,而韩非子只是一介布衣。
韩非子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著作有《韩非子》等。韩非是理论家,主要成就在著书立说,而李斯是官僚,主要成就在实践上。
但韩非子所学为帝王之术,遭秦王政不容,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而李斯所学为佐王之术得到秦王政重用。虽然韩非子被李斯所杀,但是不得不承认韩非子要比李斯厉害。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指导的。
扩展资料: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