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启示人们,统筹谋划攻坚克难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17 16:08:08 310 0

促进和保护健康是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0 年世界卫生报告

有病痊愈、老有所养,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进步。 以“编制和机制”为基本原则,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激励人们坚定信念、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解决世界性难题——“中国式医改”启动

今年7月1日,深圳67家公立医疗机构大幅取消“以药补医”,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的大城市。 卫生部长陈竺闻讯后题诗《医改传佳音》表达激动之情。

陈竺的心情源于三年医改的艰辛和突破。

“医改三年了,首先要回到这次改革的原点。”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强调。

那是怎样的渊源呢?

“在计划经济下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城市干部职工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小山村还有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村卫生室。” 饶克勤回忆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发生了变化。 2003年,我国各项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下降至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由于缺乏疾病风险分担机制,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长期在4%左右,居民个人支出比重迅速上升,从1980年的20%上升到2000年的60%左右。医疗费用已成为家庭消费支出中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支出。 同期,政府卫生支出从36%下降至17%,年均减少约1个百分点。 在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10%以上,居民个人负担约占卫生总费用的20%...

根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城乡应就医而未就医的患者比例由1993年的38.5%上升到2003年的48.9%; 应住院但未住院的患者比例达到29.6%; 其中,63.9%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救护车一响,白养了一头猪”、“小病拖了,大病扛了,大病等着见地狱王”……一一民间顺口溜已经成为新一轮医改前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写照。

一个国家公民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促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医疗卫生体系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 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良好的基础。

新医改方案已开始酝酿,一系列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2006年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由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牵头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组;

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选择在有条件的省份2至3个城市开展试点;

安徽天长医改医共体_药医修真路txt下载_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

2008年12月20日,由20个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医改工作;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全面落实。

“新医改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全体人民。”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实施公益性医疗改革,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年来,中共中央共出台医改文件14份,各大部门出台重要配套文件50余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改政策体系。

三年来,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四大制度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探索全面推进。 ,公平性显着提高。

这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2009年至2011年,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共计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506亿元。 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三年新增投资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3909亿元。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卫生总支出约占世界卫生总支出的3%。

“我们用世界总卫生支出的3%,基本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13亿人的基本健康和医疗问题,而3亿美国人花费了世界卫生支出的46%。总成本。” 饶克勤说道。

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三年来,已有超过13亿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疗保险,比改革前增加1.72亿人,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超过预定目标提高5个百分点。

三年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来“以药补药”的现象开始改变。 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左右。

三年来,一些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显着提高。 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10万下降到12.1/千人。

近三年来,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大幅增长。 全国医疗机构总就诊人次从2008年的35.3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62.7亿人次,住院人数从11483万人次增加到15298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人看得起病、看得起病——2003年至2011年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城乡应到医疗机构就诊而未就诊的患者比例从13.1%下降到5.4%; 应住院但未住院的住院患者比例从29.6%下降到17.3%; 住院患者未治愈而要求提前出院的比例由43.3%下降至31.8%。

居民个人支出大幅下降——2010年,全国卫生总支出达到19980亿元,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由2003年的17%上升到28.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卫生支出比重从2003年的55.8%下降到35.3%,下降了20个百分点。 一升一降都是有意义的。

短短三年时间,中国立足本国国情,发挥制度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

“新医改正在重构政府和市场在医疗领域的角色,推动人民健康权保障制度化。”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兰说。

医改效果如何,人民最有发言权。 国家统计局2011年满意度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基层医改的满意度为87.7%,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为89.1%。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指出:“中国的医改正在悄然将医保网络与中国13亿居民连接起来”。

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_安徽天长医改医共体_药医修真路txt下载

“虽然世界各国的卫生体系都在发生变化,但中国医改的步伐已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兰瑞明表示。

人民受益、医务人员振奋、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医改是科学发展观在医疗领域的生动体现

四川省中江县泰安镇保安村15岁男孩江浩,3年前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先后住院18次,总费用11万多元。 很多年了。

“新农医保报销了8万多块钱,民政救助又给了1万块钱,不然我们家怎么养得起这个孩子呢?” 小江浩的父亲江雄军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这个家庭已经崩溃了……”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 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到终末期肾病、严重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大病,再到今年宣布尿毒症等8大病全面推出。 肺癌、食管癌、胃癌、急性心肌梗塞等12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险救助试点范围——三年来,新农村医疗保险重大疾病试点范围逐渐扩大。

“我们希望老百姓能够打破看不到大病的怪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陈竺坚定地说,“8种大病可以造福100万人,20种大病可以造福1000万个家庭、几千万人。”

以人为本,既是新医改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三年来,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商业健康保险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险为补充。 为城乡居民“看病”提供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拨款509亿元,解决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 重点解决本市“老少”、大学生、流动人口的保险问题。

医疗救助是“底线”。 三年来,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医疗保障,我国扩大了医疗救助覆盖面,开始将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总人数达到8887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54%。近三年,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376亿元全国各级。

近三年,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发展。 2011年,近百家保险公司开展健康保险业务,保费收入691.7亿元,比2008年同比增长39.4%,放大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效果。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三年,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这样的路线图。

三年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大幅提高,由2008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200元,2012年提高到240元; 2008年的54%和48%均上升至2011年的70%左右。

三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资超过630亿元,支持建设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5000多个村卫生室、23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得到探索和推广。 目前,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实施了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在基层初诊,分级诊疗雏形正在显现。 北京基层门诊就诊比例由5%提升至42%; 在深圳,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总人次占全市总门诊量的63.3%...

三年来,通过妥善分流安置超编人员、实行全员就业制度、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落实绩效管理,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机制。

“这三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表示。

三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20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

不假日医院、预约诊疗、定时就诊……公立医院便民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 近三年,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77.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了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同一水平。 城市大型医院候诊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起病、看好医生,让人民群众少生病、永远不生病——三年来,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到了基本医疗的阳光。公共卫生服务。

盛夏的一天,云南省新平县一间漆黑的房子里,75岁的白年岩正在挑选做饭的蔬菜。

药医修真路txt下载_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_安徽天长医改医共体

“国家给我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重见光明!” 白姨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作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年内为109万像白女士一样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治……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城乡普遍落实。 三年来,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

南华大学教授周良荣说:“这是几千年来国家第一次在预防性医疗服务上投入如此多的资金。”

三年来,医疗健康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员增加——2011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861.6万人,比上年增加40.8万人。

增加收入——更多工作获得更多报酬,表现更好获得更高报酬。 与改革前后相比,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事业发展——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5万多个,比上年增加17462个; 床位数516万张,比上年增加37.3万张,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0年的3.56张增加到2011年的3.81张。

城乡居民同比例报销、全民免费体检……想老百姓所想,近年来,地处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积极探索医改新办法,创造“开元经验”。

“关注健康就是关注民生,服务人民就是服务人民健康”。 谈及治理理念,开原市委书记李存贵说。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改革,党和政府不仅注重顶层设计,而且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7月15日中午12时,湖南省兰山县新圩镇卫生院输液室内,79岁的龙文胜刚刚输完输液。 花10块钱,医生不仅给这位20多年的肺心病患者输液,还开了3盒复方罗汉果清肺颗粒和1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蓝山位于湖南南部,人口超过40万。 2011年1月1日起,兰山区开始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方式。 最低缴费线外门诊、住院全额报销——门诊自费10元,住院自费100元,其余部分由新农合全额报销。

“效果比预期要好,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平均费用明显下降。农村两级医患纠纷也从之前的19起减少。”同时实施3个案例。” 兰山县委书记魏香江表示,正是支付模式的改革,让兰山县在财政上不增加一分钱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县33万农民的基本健康。

医改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改革。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

——改革是为了群众,必须依靠群众。 医改三年来,我们不断询问群众的计划和需求。

从2006年开始研究制定医改方案,到2008年10月14日公开征求全社会意见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医改工作组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全国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意见。 仅征求意见稿发布一个月内,就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约3.6万条。

——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需要统筹考虑,在完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断推进。

三年来,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解决疑难问题。

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拿着医保卡的达斡尔族妇女何叶激动地落泪。 正是这张小卡支撑着这个因病贫困的家庭。

在黑龙江,各项医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资7亿多元,为近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通用型壁挂式诊疗系统和便携式B超机、电子秤、电子血压计、滴水架。 剩余件数(套);

——三级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全省60%的三级医院实施不少于20种疾病的临床路径……

平均海拔3200米,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青海省海北州海盐县甘孜河乡埃日村是典型的高原畜牧业村。 30万亩草原上,散居着191户998名牧民。

2009年之前,这里的村卫生室只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牧民之中。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一座80平方米的标准村卫生室投入使用,成为全村的健康“保护神”。

37岁的村医罗藏银巴说,2011年以来,每年政府的劳务补贴和水电暖费增加了7600元,达到13840元。 “村医也纳入新农保范围,基本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在这里工作更安心了。”

北京,作为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的首都,三年来从未停止过探索。 创新预约挂号、无休医院、主治医师责任制等服务模式; 成立首都医疗卫生协调委员会,探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属地化管理; 成立市医院管理局,探索管管分开的管理体制...

“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这几年,我们像穿着红舞鞋一样飞快地旋转。” 北京市医改办公室主任韩晓芳说。

三年来,来自基层的创新探索层出不穷。 陕西“神木模式”、江苏“镇江模式”……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路径探索是本轮医改在制度设计上的突出特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凌认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新医改注入了创新活力。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患者就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历史告诉未来。 3年医改,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 - 采访过程中,大家几乎异口同声。

这次改革始终遵循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的主线,符合医疗卫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认为。

改革深入推进。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7月1日,北京、深圳同步启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分开试点,打破“以药养医”机制。

——北京友谊医院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医​​院。 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疗服务费”,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经过几周的试点,该系统在医院内运行平稳,出现了“三降三升”。 即平均门诊费用、平均每次就诊药品费用、医保自付费用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入提高。

——在深圳,取消药品加成,彻底打破了公立医院营业收入与药品使用数量、药品价格直接挂钩的利益链条。 几周来,公立医院运行平稳,平均门诊费用、每次就诊药品费用、医保自付费用均有所下降,群众受益。

“预计公立医院每年可直接减少参保人员自付费用2.09亿元,社区医疗机构每年还可减少公民医疗费用1.17亿元。”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罗乐轩表示。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的要求日益凸显:

药医修真路txt下载_安徽天长医改医共体_医改大讨论:以药养医路尽

——进一步理顺医疗结构,强化“金字塔”的“金字塔”。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合理医疗结构是下一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他建议巩固“塔体”,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保覆盖率超过95%,是医疗体系金字塔的‘底层’。近年来,医疗和管理水平显着提升的三级医院才是‘顶层’。但作为‘塔体’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相对较差、威信较低。”

——打破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付峥表示,通过医疗卫生信息化,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更加合理、经济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 He called for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business process, information process, and operational detail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clinical pathways, and residents' health records, and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henomena of "many chimneys" and "information islands".

——The problem of "falsely high drug prices" still needs to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Now we must make up our min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flated drug prices." Liu Xuezhou, director of the Health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said that the separation of medicines and the cancellation of drug markups have thrown off the "black pot" on the medical staff. But to really lower drug prices, the government has a lot to do in the supervision of circulation.

...

China's medical reform is on the way.

Today,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d population ag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medical servi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China——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untry has increased from 15% to 20%, with 270 million patients and 17 million new cases each year;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has exploded, while the number of health technicians in the country has only increased by 29%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number increased by 42%;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but they lack correct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facing the Chinese nation. We must further consider medical care and people's health at the level of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Fang Laiying, director of the Beijing Municipal Health Bureau, is worried.

Reform, new goals and tasks have been clarified.

In March 2012,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hich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people. In the next four years, the intensity and intensity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edical reform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investment level from 2009 to 2011.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ssential drug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will become the three major priorities of the reform.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continue to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 gradually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subsidy standards for urban 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and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methods, actively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itical illness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universal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Continue to expand the implementation scope of the essential drug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supply guarantee of essential drugs.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e 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and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grassroots medical staff;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focus on county-level hospitals, coordinate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ersonnel distribution, etc., and get rid of the mechanism of "supplementing medicine with medicine". At the same time vigorously develop non-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

Looking back, the results are gratifying.

In the past 3 years, starting from ensuring the basics and strengthening the grassroots, China's medical reform has "prescribed the right medicine" and embarked on a road that suits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Looking to the future, full of confidence.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my country's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will face up to difficulties, driven by the "three wheels" of medical insurance, medicine, and medical care, and use greater courage and wisdom to solve the world-wide problem of medical reform. Chinese style" answer sheet.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