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2020年2月4号几点几分立春(2022年2月4日立春是几点几分)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08-28 04:08:08 170 0

2020年2月4日几点立春?

北京时间2020年2月4日17时3分立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7时3分迎来“立春”节气。此时节,历经冬日的蛰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

“立春日”这天,我国民间有“迎春”习俗,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有“咬春”习俗,买个萝卜来吃,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还有“打春”习俗,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公众要格外注意。

2020年2月4号几点几分立春(2022年2月4日立春是几点几分) 第1张

2020立春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2020年立春时间:2020年02月04日,17时03分12秒

立春节气在每年的2月3号至5号之间交节,主要看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间节点,这个时间就是进入立春节气准确时间。立春节气是大寒节气结束,进入立春节气的开始。

“立春”是啥意思?

立春从字面上理解的话,“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季的开始,冬去春来,春回大地的交节点。

古人对立春也有自己的理解,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到,立春节气是在正月来临的,但是今年的立春在腊月,主要是因为阴历2020年闰四月,多了一个月,所以在阴历年里2020年是双春年。而说的草木万物在立春之后满满苏醒了,春意盎然。

立春之后还会冷吗?

立春虽说气温开始回暖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防备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反春天气,俗话说“反了春,冻断筋”,这里说的就是在立春之后出现的反春倒春寒天气,带来低温冰雪天气,这样人们还要防备“冻断筋”的情况。还有俗语说“立春雪淋头,清明冻烂秧”,这都是说立春之后的寒冷春天的天气,我们要做好准备。

2020年什么时候立春几点几分几点结束

2020今年的立春节气在2月4日,也就是明天。那么2020立春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今年2月4日打春的具体时间。

2020年立春(打春)具体时间

新华社天津2月2日电(记者周润健)“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7时3分迎来“立春”节气。此时节,历经冬日的蛰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节,在南方,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虽然只是春天的前奏,但冰化雪消,春水初生,春的气息开始渐渐透露。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立春日”这天,我国民间有“迎春”习俗,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有“咬春”习俗,买个萝卜来吃,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还有“打春”习俗,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

“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公众要格外注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在做好保暖的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洗手,多戴口罩,开窗通风,远离人群,戒烟限酒,多喝水,勤运动,多吃橙子、葡萄、车厘子、柚子等这类含有类黄酮的水果和菠菜、油菜、空心菜、芥菜等这类深绿色的蔬菜,充足睡眠不熬夜,从而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流感。

几点立春2020年2月4日几点立春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2020年的立春(打春)节气在2月4日17点3分12秒。

2020年立春是哪一天几点几分几秒

2020年立春时间:2月4日17:03:12,农历2020年正月(小)十一

节气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来确定,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总是出现在公历每年的2月3日、4日或5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岁旦等,都和新年初始相关。

一般来说,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农历初一)就是春节。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的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义。我国习惯上把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这样立春也就成为了新的一年中第一个节气。

在我国古代,立春曾被称为春节,而正月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和正月初一元旦在民国以前都是重大的节日。“岁”和“年”在今天的意思差不多,而在我国古代却有着严格的区别。古人把立春作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从周代到清朝末年,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说法。立春这天,天子举行隆重仪式,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这种活动影响到民间百姓,后来成为全民迎春活动,在民间习俗中有迎春、咬春、打春等活动,以祈求丰收。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标志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代表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将要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我国古代,以“四立”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即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秋、立冬作为秋季、冬季的开始。

由于春节总是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一般和立春前后差不出半个月。春节一到,新的一年开始了,春天也就到了,故此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习惯。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完全对,因为立春时,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气候仍然十分寒冷,这些地方的人们远远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以“四立”来划分四季,主要依据的是历法,反映的只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气候情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以“立春”标志着进入春天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只具有参考意义。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