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莱卡
2023/08/07
老板就是自己的父母。
作者 |
编辑| G3007
编者注
“全职子女”作为一种新职业的出现,背后有着很高的经济基础要求——父母需要有良好的收入积累,这是一个“假版的啃老”。 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真实版的孽淘,就是“想去大城市,掏空钱包,买车买房;进阶版的孽淘,毕业回家,结婚生子,换车、换房,然后让老人照顾孩子;顶级版的孽淘,大手一挥,掏空家庭创业。”
可以说,“全职儿童”的自我呈现符合当下年轻人面临生存和生活困境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解构和自嘲。
有些人是全职妈妈,有些人是全职爸爸,而今天的年轻人处于一个非常新的阶层——全职孩子。
“全职子女”被这一代年轻人称为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 父母支付工资,或者提供物质保障,而孩子则做家务、陪他们聊天、跑腿取货。 他们和父母住在一起,老板就是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父母的经济支持。 同时做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做全职儿女的年轻人,他们会保持学习状态,并以这个阶段为过渡,尝试寻找新工作、考研上岸。
以陪伴父母为工作,暂时躲避社会竞争的压力,已经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关于“全日制孩子”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啃老”,也有网友称之为“同伴式啃老”。
“全职子女”目前只是部分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但其出现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却不能不引人深思。 一方面,年轻人失业率持续上升,就业成为年轻人特别是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副教授张丹丹在《青年失业率可能被低估》一文中提到,16岁至24岁的城镇人口中,6400万是非劳动者,4800万是劳动力。学生,其余1600万是非工人。 现在的学生。 他们大多选择“平躺”,不工作,“白头偕老”,即所谓的“全职子女”。 如果将非劳动力中的1600万非学生视为“失业”,那么2023年3月青年失业率为46.5%,远高于官方公布的19.7%的青年失业率。
另一方面,从2021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7%,深度老龄化占14%)。 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法国经历了130年,瑞典经历了85年,中国仅经历了27年。 更为严重的是,人口老龄化基数持续增加。 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30-4.7亿,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 以上海为例,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已达到近50%。
“全职儿童”的自我呈现,切合了当下年轻人面临生存和生活困境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解构和自嘲。
01
985名应届毕业生转为全职子女
我泪流满面,勇敢前行
小宋今年是985大学的新生。 与他辉煌的学历相比,他的求职经历却并不那么顺利。
小宋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记者。 他报考的时候也是学新闻专业的,所以他想去一家知名媒体单位工作。 今年,他又应聘了几家事业单位的相关职位,但最终都没有消息。 申请人数与最终录取的比例几乎是万分之一。 除了专业知识和面试技巧之外,招聘背后的复杂因素也不是小宋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掌握的。
经过一年多的申请、投简历、写测试、面试几十次找工作,小宋开始怀疑自己。 “每年都说是最难的毕业季,本来以为学长学姐们过来了,我们就能渡过难关。但是当它落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才发现,真的很难。当你发现发现你周围的同学都收到了一份又一份的offer,而我却没有得到自己喜欢的,所以我会在半夜的操场上跑一圈。”
最困难的毕业季是2023年,这一点确实尤为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往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数量维持在20万至30万之间,但近两年增速大幅上升。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应届毕业生将增加150万人,增长16.6%。 202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近105万人。
不仅如此,2021年以来,教育培训、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等人才需求密集的企业纷纷调整招聘政策,裁员潮时有发生,对就业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就业。 首当其冲。
最终,小宋也没有逃脱一毕业就失业的结局。 毕业前一天晚上,小宋的妈妈给他打电话。 电话里,小宋妈妈告诉小宋,没找到工作也没关系。 找工作。 当晚,小宋哭了,“妈妈说的话我没忍住,那段时间找工作真是又累又沮丧。”
回家后,小宋妈妈在某处看到了梗,说小宋应该先做全职儿女,以陪伴为主,每个月工资4000。 小宋的母亲现在是一名职业编辑,退休在家,而她的父亲仍然在公司工作。 一家人有房有车,月收入2万元。
“我妈说给我发工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我有基本的收入,可以自由支配一部分钱,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我能够正常工作,好好休息,这样我才能打起精神去参加公考职业计划。”
为此,小宋妈妈给小宋列了一份任务清单:
早上和我跳舞1小时,然后单独吃早餐。
2.早上陪同买菜,偶尔逛街。
3.我会处理家里所有与电子相关的事情。 (老人对新技术确实很抗拒)
4. 我和爸爸一起做饭。
5、每月安排1-2次行程,短途行程也可以,我来当司机。
6. 剩下的时间由我自己支配。
小宋坦言,毕业回国一个多月后,原本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但内心的焦虑却不断增加。 ” 听着同学朋友们谈论自己的工作,我很羡慕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在进步。当我回到家时,我总感觉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所以我不想出去通常,只要努力学习,准备考试就可以了。”
很多人把“全职儿童”视为脱不下长袍的孔乙己,却忘记了每个人生存和生活的选择都是不同的。 在这个学历向后兼容的社会,小宋找到一份能谋生的工作并不难。 对于有梦想的小宋来说,他也想尝试其他的方式来接近那个梦想。
当小宋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最终成为“全职儿女”时,自嘲的背后是一个一边努力前行一边泪流满面的年轻人,是他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的坚持。又做梦了。
02
不要拒绝全日制孩子
就像不要否认全职太太的价值一样
豆瓣上有一个“全职少儿工作交流中心”群,聚集了4000多名豆友,其中不少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分享自己当全职少儿的经历,但也有满35岁以上儿童时。 经历过工作、婚姻、当社交动物、当全职太太,如今已近40岁,他们对“全职子女”的理解更多了对生命厚度的思考:不否认全职子女,就像不要否认全职太太的价值一样。
黄小薇曾经是一名全职太太。 有一次,黄小伟带着儿子去超市。 当她的儿子看到一个玩具时,他吵着要买。 黄小伟拒绝了儿子的要求。 儿子坐在地上哭着说:“家里的钱都是我爸爸挣的,我爸爸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这样你就赚不到钱了。”
儿子的话让黄小薇受到了精神上的震撼,她恍然大悟,“当女孩变成女人的时候,幸福的自己似乎就从她的身上被剥离了。”
原来她对家庭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儿子的尊重,这也是很多人对她作为全职太太的评价。 黄小薇并没有妥协给儿子买玩具,她继续按照自己的购物清单去超市,让儿子在那里担心。
回到家后,黄小薇将儿子今天的遭遇告诉了丈夫,并表示自己要出去工作。 老公一开始不同意,认为儿子还太小,需要人照顾,但黄小伟打定主意,同时找了保姆来照顾孩子,主要负责为了接他。
然而,社会重新聘用全职太太的难度远比黄小薇想象的要困难。 她曾经是一名秘书,但35岁的她在职场上并不受欢迎。 后来,黄小伟终于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工作,但工资只有3500元。 为了向儿子证明妈妈也能赚钱,黄小伟最终决定尝试一下。
但职场毕竟是残酷的。 每天,黄小伟都要跨越半个城市去上班。 从早上8点30分到下午4点30分,黄小薇遭遇了老板的PUA和部门同事的内部介入。 下班回家,黄小薇还要给家人做饭、辅导孩子作业,这让黄小薇身心俱疲。
黄小薇自嘲道:“在家当佣人,在外当孙子,日子过得真不容易。”
工作了半年,小薇父母见女儿工作太辛苦,提出给黄小薇发工资,不想让女儿受罪。
“我妈说这两天他们年纪大了,有些行动不方便了,你那么忙,没时间照顾我们,反正以后我们会请个保姆,我们不妨我们把钱给你,让你给我们。” 我们会处理好,我们就放心。”
如今,黄小薇承担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女儿”的双重角色。 一个人养活两个家庭,看起来还是蛮划算的。 她算了算,每月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4500元的工资,这样就省去了请保姆的2000元费用,进出一次就赚了3000元。 而且,现在照顾父母也很轻松。 午饭后,黄小薇趁父母休息的时间还有时间看书。
在电影《芭比》的豆瓣评论里,有这样一段内容:芭比这个角色象征着每一个一生中时刻感到矛盾、迷茫的女性,象征着那些既不能无条件拥抱现有女性文化,又不能无条件拥抱现有女性文化的人。想要无条件否认这些文化的女性。 电影的结尾提醒我们,除了无条件的拥抱和否定之外,或许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继续创造。
黄小薇从全职太太变成职业女性,再回到家庭成为全职女儿。 她有创造女性独特价值的决心,也有被生活压力限制的无奈。 但毕竟,她正在努力寻找自我和家庭之间的平衡。
结语
在全职儿童的相关视频中,有这样一个残酷的副本: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剩菜; 两千。
“全职子女”作为一种新职业出现,背后是极高的经济基础要求——父母需要有良好的收入积累,这是“啃老的假版”,但更真实的版本啃老的,就是“想进大城市,掏空钱包,买车买房;进入街头版孽淘,毕业回家,结婚生子,换车、换房” ,又让老人照顾孩子;顶配版的聂涛,大手一挥,就掏空了家,创业了。”
《全职儿童》笑点十足,展现了当今年轻人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呐喊。 无数个体迷茫、焦虑、自卑的心灵无处安放,这是“现实主义”的注脚。 他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和包容。
-结尾-
对过去的精彩回顾
强调
全职妈妈需要工资吗?
大家都在谈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困难。 有什么难度呢?
说服年轻人生孩子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