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雷州半岛地理位置(雷州半岛地理位置在哪)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09-10 00:09:09 448 0

雷州半岛在哪里啊,有人住吗 岛大吗

雷州半岛

Leizhou Bandao

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因多雷暴而得名。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0.78万余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雷州半岛属于华夏台背斜、雷州台凸的一部分。由于喜马拉雅运动,形成规模巨大的构造盆地──琼雷凹陷。在盆地的第四纪更新世沉积地层中间或夹有玄武岩。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上升为陆地后,火山继续活动,玄武岩又覆盖于第四纪地层之上。中更新世末,上更新世初,琼州海峡相对断裂下陷,致使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分离。

半岛地形单一,起伏和缓,以台地为主,次为海积平原。地面坡度一般仅3~5度。半岛北部为和缓的坡塘地形,海拔25~50米,多湛江系滨海相。惟遂溪、城月、湖光岩一带为玄武岩台地,海拔45~55米,台地上有螺岗岭、交椅岭和湖光岩等 7座火山丘。其中湖光岩为具有火山口湖的盾形火山,海拔60米左右,湖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8公里,面积约3.6平方公里,蓄水7万立方米。湖面海拔23米,水深20米以上,最深处35米,已低于海平面。半岛南部玄武岩台地更平坦,分布有10座火山丘,一般海拔25~80米,高者达200米以上,如石卯岭高259米,石板岭高245米。沿海有海蚀和海积阶地。

半岛三面环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东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缘多沙泥滩,并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西海岸具高岸特征,多砂堤、□湖分布。半岛南部海岸港湾众多,有红树林和珊瑚滩。雷州湾、英罗湾、流沙湾等滩涂广阔。

河流与气候 雷州半岛河川短小,呈放射状,由中部向东、南、西三面分流入海。东流有遂溪河、城月河、南渡河(擎雷水),南流有流沙河等,西流有海康河等。年均径流系数仅1~2%。地下水资源丰富。钻孔到达承压水层时,自流喷水,水质好,量多,但埋藏较深。

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超过15℃,极端最低温一般大于4℃,全年无霜。0℃左右低温仅见于个别年份。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由东向西渐减。降水集中夏、秋两季,多暴雨。12月~翌年3月的降水量不及年总量的10%,且年变率大。一般10年有6年春旱。半岛上海陆风明显,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均风速3.5~4米/秒。夏秋间多台风暴雨。影响半岛的台风年均约5.1次。

土壤与动植物 半岛土壤以砖红壤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谷地为冲积土,海滨为盐土。

天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以热带性常绿树种为主。但天然森林多已无存。小片次生林仅见于村边和南部台地。林地多为人工栽种的桉树林。滨海有红树林和沙荒草地。由于森林殆尽,著名的徐闻虎亦已少见。

开发与利用 半岛开发较早,汉代海康已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但嗣后发展缓慢。1949年以后,半岛成为中国剑麻主产区和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新的蔗糖生产基地之一和广东省珍珠养殖的重点地区之一。半岛工业有甘蔗制糖、晒盐、剑麻加工、罐头、纺织、造船、化学、家用电器等。主要城市湛江市位于雷州半岛东北缘,为南方天然深水良港,可泊5万吨级货轮,亦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雷州半岛地理位置(雷州半岛地理位置在哪) 第1张

雷州半岛是哪里

中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海岸线

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雷州半岛辖区

湛江市是雷州半岛主要的城市,其辖雷州市(原海康县)、廉江市、吴川市(三个县级市)和徐闻县、遂溪县(二县),以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四区),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等。

突出于南海之中。北依岭南丘陵,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西濒北部湾,包括湛江、遂溪、雷州、徐闻4市县,人口500多万.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和渤海属于我国的内海。(政治上的内海)

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公里,宽20~40公里,最窄处18公里,面积0.2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

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周高中低,为—北东—南西向狭长矩形盆地,中央水深80~100米,东、西两口地势平坦,水深较浅。海峡区海流较强,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海流自西向东流动,流速大,其他季节均由东向西流动,流速小。海峡是东南沿海进入北部湾的海上要冲。

在我国华南地区,海南岛与大陆上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遥遥相望。它因海南岛又名琼州岛而得名。它是我国的三大海峡之一。琼州海峡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 雷州半岛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半岛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 , 海拔多在100米以下。南部为玄武岩台地,占半岛面积的43.3%,略呈龟背状,台地上多分布有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石峁岭最高,海拔259米。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 占半岛面积的 26.7%,海拔在25米以下。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占半岛面积的17.4%,地形平缓。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短少,成放射状独流入海,其中南渡河最大,长65千米,流入雷州湾,青年运河纵贯半岛北部,长236千米。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半岛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东部为台地溺谷湾海岸,南部为火山台地海岸,西部为海成阶地和台地溺谷湾海岸。港湾主要有湛江港、雷州湾、流沙港、乌石港、安铺港。半岛之东近岸海域中有30多个岛屿,较大的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新寮岛和东里岛。东海岛位于雷州湾与湛江港之间,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约10万,地势平坦,东部有沙堤,东北蔚律港水深26~41米,西部沙滩宽阔,有长6820米的大堤与大陆相连。南三岛位于东海岛之北,由10个小岛进行围海造田连接而成,面积123平方千米。硇洲岛为火山岛,位于东海岛之东,面积53平方千米,岛上最高火山锥海拔81.6米,东部为陡崖。

雷州半岛古火山分布图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1月平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5~10月为雨季,9月为暴雨鼎盛期,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常年多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2~3个。半岛东侧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西侧沿海为规则全日潮。

雷州半岛是中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盛产甘蔗、橡胶、剑麻、香茅、 花生等。海产品主要有鲍鱼、对虾、龙虾、鱿鱼、蚝、珍珠 等。工业有制糖、食品、制盐、家用电器、化工、机械、建材等主要门类。交通较方便。铁路有黎塘-湛江、广州-湛江线与衡阳-友谊关、贵阳-柳州、北京-广州线相连。公路成网,干线有徐闻-广州公路纵贯半岛。水运以湛江为中心,港口主要有湛江、海安等,可通往沿海各地。民航以湛江为中心,通广州、海口、香港等。半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旖旎迷人的热带风光,主要风景区有湖光岩、东海岛、粤西热带作物试验站等。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南部边陲,西控北部湾,东瞰南海北部大片水域,南与海南岛共扼琼州海峡,又是海南岛的重要依托,地位重要。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半岛为基地,利用3、4月的北风季节,发起海南岛登陆战役,强渡琼州海峡,5月1日解放海南岛。 雷州得名辩源对于雷州得名的原由,一直以来总是有人好作这样诠释: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一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称:“雷州是仅次爪哇的世界第二大雷区”,象是为雷州作注。百度网《炎夏雷暴》词条亦云:“即使冬季,这一带(海南岛、雷州半岛)也能听到阵阵雷声,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实这些说法是缺乏依据的。

一、“因多雷得名”史无记载

我们常说的雷,其科学定义是:闪电出现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伴有雷声和闪电的天气现象,称雷暴。(见《辞海》)雷暴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相关。专家认为,粤西北一粤中德庆、罗定—粤西南为广东的多雷暴地带。雷州半岛也属于多雷暴地带,而古雷州得名是否与多雷有关,还是不能妄加推测。

雷州始名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同时期,毗邻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琼州(今海口市)、窦州(今信宜市)也分别于622、631、634年始名,可都不用“雷”字命名,莫非儋州、琼州、窦州的雷比雷州少?自唐贞观上溯至秦汉,儋州、琼州、窦州和雷州之地的雷,孰多孰少,史无记载。翻阅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干旱的记载,世代祭雷祈雨的记载,却没有雷暴灾害的记载。《雷州府志》录有雷州古谚“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稻籽累累”,并作了诠注。说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每年立秋之日有听雷测天的习俗;“秋打雷稻籽累累”,意为“秋后多雷乃祯祥之兆”。此谚至今仍在雷州半岛的乡村中流传,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今气候未有根本变化。雷州半岛今天绿畴万顷,代替了历史上的“赤地千里”,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大力兴办水利的结果,并非多雷多雨使然。

对于雷暴的成因及我国雷区的分布,哪里多雷,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林之光在其专著《中国气候及其极值》中,有全面的阐述。林之光先生的论断是,“中国的雷暴的分布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水面多。”他以建国后五十年各地气象台站提供的资料为依据,进行科学分析,认定我国的多雷地区首推云南、海南,次为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北部,第三是两广地区。专家认为,雷州半岛虽属两广雷区的范围,但由于三面环海,平均海拔才25-70米,无高山,由热力条件引发的雷暴,相对于海南、粤中、粤北及粤西山区,是少而不是多。权威的气象资料显示,云南勐腊年均雷暴日数达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县122.5天(最多139天),云南景洪120.8天(最多149天),海口市112.7天,信宜市108.9天。而湛江市(总面积的70%为古雷州辖地)年均雷暴日数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数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数322天的三分之一。至于以“冬雷阵阵”说雷州多雷,也不科学。林之光指出,我国长江、巴山以南地区冬天都有雷,终雷最晚的地区是云南勐定、镇源。少与多是相对而言的,如能察今知古,那就很难推论出古雷州最多雷。也许古时雷州之雷也就是南不及儋州、琼州,北不及窦州。问题还在于,自唐武德、贞观年间(儋州、琼州、雷州、窦州始名时期)至建国之初,中国各地都没有完整的气象资料,关于雷暴的记录更是凤毛麟角。不论谁说古雷州是因多雷得名,都是没有证据的。

二、“雷州多雷”的不经之说

说雷州以多雷而名者,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很可能源自一些远久的传说。这些传说见于史籍,世代流传,穿凿附会,自圆其说,可概括为“雷州多雷说”,其说有三。

其一,“猪雷说”。说是雷州这个地方很多雷,到了冬天都变成猪蛰伏到地下。人们把这些猪雷挖出来煎煮,给它温暖,让它立春后回到天上行云化雨。然而,古时有识之士就认为这种传说是荒诞的。明《雷州府志》指出,“雷自贞观始名,说者谓其多雷,至冬蛰而为彘,郡人掘而煮之,其说近诞。”

其二,“风雷说”。说雷州有座擎雷山,山上经常生出雷来。这山有洞窍与琼州的息风山相通,琼州那边一刮风,雷州这边就打雷。琼州风多,所以雷州雷多。清《雷州府志》指出,“此为不经之说”。

其三,“阴雷说”。说雷州不但有阳雷,而且有阴雷。阳雷有声音,主生,行云化雨,造福人世。阴雷无声,也看不见,主杀,专事惩办恶人。那些连得什么病都来不及知道而突然死去的人,就是被阴雷击死的,其原因是他本人作恶或是他祖上有人作恶。至今这种“阴雷说”在雷州半岛的一些乡村中仍有流传,也有人相信。清《雷州府志》照录此说,并不否定。

“雷州多雷说”告诉人们,雷州之地天上有阳雷,人间有阴雷,山上有风雷,地下有猪雷,真可谓雷州无处不有雷。“雷州多雷说”是科学不昌明时代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自古以来就有人跟从、附会。因此,雷州就“多雷”了。

三、“多雷说”与雷文化

“雷州多雷说”,以现代科学观点看,固然荒诞不经,不可置信,它却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以讹传讹,世代不绝。

雷祖祠据史家考证,雷州半岛上的先民是西瓯、骆越人,唐时称俚人,即今天黎族、壮族的祖先。骆越人图腾崇拜雷电,制造青铜鼓以象征雷,铜鼓既是神器又是乐器,供奉铜鼓为神,又击鼓作乐,相娱为乐。俚人传承,供鼓祭雷,相沿成习。唐贞观五年(631年)陈文玉任东合州刺史,三年后奏准朝廷将州名改为雷州。陈文玉在任八年,雷州大治,死后被谥封为“雷震王”,朝廷派礼臣到雷州建祠以祀之。后人尊陈文玉为雷祖,其祠称雷祖祠,人们又把陈文玉神化,有许许多多故事说他是雷种、雷神。雷州境内的人民,不论是俚人还是北来移民汉人,都一致尊崇雷祖陈文玉。俚人信仰天雷,汉人信仰道教中的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祭祀雷祖活动中,俚汉文化观念合二而一。俚人依祖先传统上供铜鼓,汉人从道教上供猪牛羊牺牲品。汉人念念有词,顶礼膜拜;俚人呼天唤地,击鼓铿铿。最初的祭祀理念是既祭雷祖,又祭雷神,也祭天雷,而随着陈文玉的神化,以及各种各样的雷传说,雷祖、雷神与天雷已浑然一体,后来祭祀活动就简称为“祭雷”了。

史料显示,雷州祭雷的宗旨,就是祈求雷神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明清二代,汉人从福建等地大量移入雷州,俚人的后裔黎族、壮族被逼走海南、广西,雷州渐渐成了汉人的一统天下。雷州祭雷习俗在传承中嬗变,至明末清初演绎出“雷州换鼓”的雷文化高峰。

所谓雷州换鼓,就是“每年定期供鼓以祭雷”,祭雷时供上新鼓换下旧鼓。换鼓是祭雷的俗称。雷州人称铜鼓为雷鼓,称天雷为天鼓,击铜鼓象征天鼓,祈祷雷声常作,雨水充沛。换鼓之日,州内官民齐集雷祖祠前,还有高廉琼的州县官员应邀前来助兴。新供的100多面大雷鼓,以铜锣、铜钹伴配,进行击乐大演奏。鼓声如雷,天崩地裂。在击乐声中,巫师、道士千般作态,亦咒亦歌,离奇怪异;又有善男信女组成的祈祷仪仗队,载歌载舞,酬雷谢天,惟妙惟肖。因而雷州换鼓以其规模天下无双,祭雷演技天下叫绝,与广德埋藏、钱塘江潮、登州海市并称为天下四绝。

《广东新语》云:“雷人辄击鼓享神,亦号雷鼓,云雷天鼓也,霹雳万物者也。以鼓象其声,以金发其气,故以铜鼓为雷鼓也。”可见,雷州祭雷,以雷鼓象征天鼓,创造的是雷鼓作声,天鼓相应,天人合一,人神共乐的精神境界。这就是雷州换鼓的精神实质,也是雷文化的精髓。

雷图腾——雷传说——雷州——雷震王·雷祖——雷神——雷州换鼓(祭雷),这就是古雷州的雷文化发展脉络。雷文化延续了上千年,“雷州多雷说”也延续上千年。如果今天有人以“雷州多雷说”为依据,作出“雷州以多雷而得名”的结论,那也是不足为奇的。

四、州以雷名的历史记载

历史记载,唐贞观五年(631年),陈文玉出任东合州刺史,唐贞观八年(634年)表奏朝廷要求将州名改为“雷州”,其理由是东合州与该州古时的名称合州、南合州容易混淆。至于陈文玉为什么用“雷”字为州名,没有史料可资查考,但我们可以进行猜想。

猜想一,陈文玉以雷为州命名,其目的是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俚人的民心,以利管治。陈文玉是汉人,他的前任是俚人首领。俚人敬仰崇拜雷,又有祭雷的习俗。以雷为州命名,是对俚人的尊重,表明陈文玉要当俚人的父母官,这样俚人就会拥戴他,辖区之内政通人和可以期望。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雷州得名是出于崇雷敬雷,并非因为多雷。

猜想二,陈文玉以雷为州命名,既是为了迎合民俗,也是对上天的祈祷,愿州内雷声常作,风调雨顺。陈文玉所处的时代,是雷州半岛从狩猎过渡到农耕的时代,陈文玉出生于海康县一个猎户人家,对狩猎与农耕的艰难看得清楚。农耕仰赖天泽,要年丰岁稔,只得祈求雷神庇护,及时行云化雨,润泽州境。以雷为州命名,意在敬示州托雷管,望多加眷顾。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雷州得名是因为敬雷、盼雷,也并非因为多雷。

也许还可以作很多的猜想,但猜想毕竟是猜想,猜想不能代替史实。总而言之,州以雷命名也许与雷有关,但究竟是因雷多而得名,还是因雷少而得名,均无可考。据现存最早的《雷州府志》记载:雷州“郡南有擎雷山,其得名以此。”这证实,是因为州府南面有擎雷山,州才以 “雷”命名。权威的辞书《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尊重了历史记载,对雷州或雷州半岛都没有作出“因多雷而得名”的诠释。我们也应尊重史实和科学,不要轻言“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雷州半岛的地理环境

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为全国三大半岛之一,东频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有东海岛 、南三和硇洲等附属岛屿,其中东海岛有海堤与其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因历史上属于雷州府辖地而得名。雷州半岛里主要城市为广东省湛江市(地级市)。

雷州半岛主要辖遂溪县、海康县(今雷州市)、徐闻县、廉江市、吴川市,以及湛江市辖区的赤坎区、霞山区、开发区、麻章区、坡头区。

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等。

突出于南海之中。北依岭南丘陵,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相望,西濒北部湾。 半岛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南部为玄武岩台地,占半岛面积的43.3%,略呈龟背状,台地上多分布有孤立的火山锥,双峰嶂,海拔382米。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占半岛面积的26.7%,海拔在25米以下。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占半岛面积的17.4%,地形平缓。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主要有南渡河、西溪河、英利河、通明河、调风河、等成放射状独流入海,其中南渡河最大,长65千米,流入雷州湾,雷州青年运河纵贯半岛北部,长236千米。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半岛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东部为台地溺谷湾海岸,南部为火山台地海岸,西部为海成阶地和台地溺谷湾海岸。港湾主要有湛江港、雷州湾、流沙港、乌石港、安铺港。半岛之东近岸海域中有30多个岛屿,较大的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新寮岛和东里岛。东海岛位于雷州湾与湛江港之间,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约23万,地势平坦,东部有沙堤,东北蔚律港水深26~41米,西部沙滩宽阔,有长6820米的大堤与大陆相连。南三岛位于东海岛之北,由10个小岛进行围海造田连接而成,面积123平方千米。硇洲岛为火山岛,位于东海岛之东,面积53平方千米,岛上最高火山锥海拔81.6米,东部为陡崖。 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5℃,1月平均气温16.3℃,7月平均气温29℃。年平均降水量1417~1804毫米,5~10月为雨季,9月为暴雨鼎盛期,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常年多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2~3个。半岛东侧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西侧沿海为规则全日潮。

中国三大半岛是哪三个?

中国的三大半岛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1.辽东半岛:辽宁省南部、辽河口及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间。海岸曲折,多岛屿。农产丰富。

2.山东半岛:在山东省东部,胶莱谷地以东,伸入黄海、渤海间。海岸曲折。岛上富矿藏,农产品丰盛。

3.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伸入北部海与雷州湾间,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气候炎热,盛产热带与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一大半岛,位于山东省东北,以羊口-秀珍河为界,胶东半岛是其一部分。半岛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 因为地理上的原因,山东半岛地区与东北和韩国联系紧密。历史上有大批民众自水路乘船移民东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与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在中国史籍中记载中,《孟子》提到,东夷有虞氏族长舜出生在诸冯(今山东诸城境内)。清朝时,山东半岛属登莱青胶道。1861年,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

山东半岛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该范围又称胶东半岛。半岛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望,东部与韩国隔黄海相望。重要的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山东半岛共有1处国家旅游度假区、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它的北面边界是鸭绿江口与辽河口的联线,其它三面临海。千山山脉从南至北横贯整个半岛。最高点高于1000米。最高为步云山1131米。半岛沿海地带是平原,海中有很多岛屿,著名的有小龙岛(蛇岛),长山群岛等等。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半岛上冬暖夏凉,夏季是避暑胜地。温暖的气候使半岛成为良好的水果出产地。产物有苹果,梨,桃,山楂等。其它农作物有玉米,稻,高梁,大豆,花生等。半岛上产煤。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重要的城市有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等。

三、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南方第一大半岛)。因历史上属于雷州府辖地而得名,半岛上主要城市为广东省湛江市(地级市)。

雷州半岛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祖国宝岛海南相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8888平方公里。雷州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醒狮、人龙舞、傩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

雷州半岛在我国的地理位置是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祖国宝岛海南相望。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古雷州府辖地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犹如一条巨龙冲向南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呼应,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40~70公里,全境面积13225平方公里。

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地形地势比较平缓,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接南海,西频北部湾、南接琼州海峡与海南岛对峙。

春季潮湿多雨,夏季有雷雨或雷雨,以东南风、西南风为主。秋季台风多,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东北风盛行。年平均气温22.5℃,1月平均气温14℃,8月平均气温29℃。5~8月为雨季,9月为暴雨高峰期。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年平均降水量1417-1804mm,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年平均登陆台风2-3次。半岛东海岸有不规则的半日潮,西海岸有规则的全日潮。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