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吊唁礼仪(殡仪馆吊唁礼仪)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2-09-24 03:09:09 463 0

丧礼是对逝者的哀悼,那么办丧事都有哪些礼仪?

丧礼又称葬礼,是亲属、同事、朋友等对逝世者的哀悼纪念,也是对死者生前业绩的追念和总评,也是人类一种特有的信仰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葬礼的风俗和礼仪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基本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奔丧,给死者亲属以物质帮助和精神安慰。失去亲人是最大的悲哀,人们此时很希望得到帮助和安慰。因此,当听到亲友、同事及邻居家遇有丧事时,应主动及时地前去奔丧,表示关心进行安慰、帮助安排丧事或提供一些经济援助,这对死者亲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奔丧吊唁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参加死者的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参加追悼会前应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敬献花圈,以示祭奠和哀悼;在参加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的过程中,应穿着庄重、肃穆、素淡、佩带白花,要认真履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的每项仪式,如奏哀乐、默哀、致追悼词、向死者遗体或遗像鞠躬、向遗体告别,与死者亲属握手表示安慰,请他们节哀等;在履行仪式时,表情要严肃、悲哀,切忌漫不经心、中途退场,也不可三五成群,谈笑风声。吊丧的第二种形式是到死者家中抚慰死者亲属。这种形式可在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之前,也可在此之后,其主要目的是劝慰亲属节哀顺便,保重身体,给予必要的资助和帮助。此时要注意说话得体、服饰庄重、感情真挚,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吊丧的第三种形式是在本人远在他乡或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参加葬礼时,可委托自己的亲属前去吊丧或用唁电、唁信的方式吊丧

3、参加葬礼应以敬献花圈、鲜花为主,关系特殊、交往较深的也可赠送钱物。葬礼金可用白纸包好,封面写上“奠仪”,亲自送到死者家属手中,也可交到治丧人员中专管此项事务的人手中进行登记。有的也送上白布挽联或黑纱等,挽联上联书写“××千古”,下联书写“××敬挽”。

4、对一些国家高级领导人的逝世,友好国家应表示哀悼,其主要方式有:由国家领导人向治丧国家领导人发唁电唁函或发表声明致哀;派代表团或特使前往治丧国家参加葬礼。至于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两国间的关系和逝世者在世界上的声望和贡献来定。联合国对会员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要下半旗一天并不升所有会员国国旗。在本国,一般要向全国发布讣告,宣布哀期,停止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并由外交部照会通知驻本国的各国使馆。

吊唁死者是三鞠躬还是四鞠躬?

吊唁死者是是三鞠躬。

丧事礼仪三鞠躬,丧礼上朋友同事来吊唁,现时都行三鞠躬礼,其含义是:一鞠躬敬畏天地,二鞠躬哀悼死者,三鞠躬抚慰家属,吊唁时有这三种含义也就够了。

鞠躬的注意事项:

1、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看对方,这样做姿态很不雅观,同时也不礼貌。

2、鞠躬礼毕起身时,双目还应该有礼貌地注视对方,如果视线转移到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

3、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抽香烟。

4、上台领奖时,要先向授奖者鞠躬,以示谢意,再接奖品,然后转身面向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以示敬意。

吊唁礼仪(殡仪馆吊唁礼仪) 第1张

吊唁的方式有哪些?

;     (1)发唁电

      唁函唁电是发给死者家属哀悼死者、安慰生者的电报。发唁电主要是因不能亲往吊唁,但又为了尽快地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所以采用发电报的形式。有两种类型:一是领导机关、群众团体向丧家发的唁电;二是个人向丧家发的唁电。唁电的内容,首先是以沉痛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简要地对死者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一内容有时可省略);最后,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希其节哀。

      (2)赠钱、物吊丧

      一般赠送花圈或鲜花就行了,不必赠送钱物。但有些和死者或和丧家关系比较密切的,或有亲戚关系的,或者是丧家生活比较困难的,也可适当赠送钱、物。送钱的一般用白纸信封装,外面写“奠仪”,俗称“白封包”。多少视情况而定。 送物者一般是送布料,以色彩素雅沉着的为佳。还有一种是送整幅布制作的挽联,挽词用纸写好再用别针别在布上就成了挽联,办完丧事后布仍是一块好布料。

      (3)帮助料理

      帮助死者家属是表达你对死者的敬意、对生者的关心的一种最实在、最受欢迎的方式。 一是帮助丧家办丧事。家里死了人,亲属往往悲痛欲绝,乱了方寸,这时很需要有人出面操办丧事。你如果跟丧家关系密切而又抽得出时间的话,最好前去帮忙,里外奔忙,事无巨细,都是必要的。另外,丧事办完后,也不能“办完事,茶就凉”,应继续关心死者家属的生活情绪,安慰他们好好工作、生活,逢年过节常去探望,如其有生活困难的话,还应尽量给予资助。 千金难买人情,对生者的关心,也是对死者的悼念。

      (4)送花圈

      当代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上,送花圈是生者悼念死者,寄托生者哀思的最普遍而又较简易的礼仪。丧葬礼送花圈可能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的礼俗。西方人死了,习惯在死者家门口悬挂花圈表示哀悼,或将花圈放置墓前,用花圈的环形象征生命的继续。 到了近现代,中国人也开始了赠献丧礼花圈,以向死者哀悼的风俗。现在从礼仪商店可选购不同的花圈。常见的花圈从型号上分有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等几种。从制作质料上分有鲜花型、松柏枝型、纸花型等几种。送花圈的大小规格,送何种质料的花圈,得视丧事规格、逝者情况及本人同逝者生前亲近程度,以及其他送礼人的丧事礼品状况而定。 丧事规格高,一般用鲜花花圈。在普通的丧事中,如逝者是年轻人,尤其是被意外事故、病魔夺去生命的妙龄少女,一般也送鲜花扎成的花圈。选择的鲜花可采用逝者生前喜欢的种类。当然,鲜花花圈价格比纸花花圈贵得多,通常的丧事大都采用纸花花圈。选择好花圈后,送者要在花圈的两边各系一张同样高的纸条。 右边(指面对花圈方向)的挽条上写被哀挽者的名字和哀挽词句,左边的挽条写哀挽者的名字或单位名称及送花圈的年月日。_写哀挽词句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视被悼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和贡献,例如不是所有的被悼者都可以用“XX同志永垂不朽”、“XX同志千古”的。 如果是一般同志或是由单位出面送的花圈,直接写上“沉痛悼念XX同志”就行了;二是要视悼念者与被悼者的关系,如果是自己的长辈,用“安息”则显得尊敬;如果是自己的亲人,用“灵右”(即我一直在你的灵旁陪伴着你的意思)则显得亲切;三是表达出真情实感,具有个性化,如“好爸爸,安息吧!你太累了!你的女儿”、“妈妈走好!你的心仍然和我们在一起!永远望着您的儿子”、“您放心地去吧!妻率子、女、媳、婿及孙辈哀挽”。 如果是晚辈,可以写这样的词句老师(或师傅),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或“我们永远想念您!”至于左边的挽条,在自己的名字之后写上“哀挽”、“敬挽”、“泣挽”之类则可以了。还须注意的是挽联的书写不用标点符号。当代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上,也有的送用鲜花做成的花篮。 纸花花圈占地面积大、运输不便,为节省丧事费用,减少运送麻烦与环境污染,人们也采取在追悼会仪场或就近租借花圈的方法。租用花圈参加追悼会,作为丧事礼品,习俗上是允许的,逝者家属也是能接受的。从不浪费资源考虑,各市殡仪馆、火葬场要做好各种丧葬用品的供应服务工作,特别要搞好各种花圈的租赁工作,收费要公平合理。 有些送葬的亲戚为了争出风头,用人民币直接在花圈上粘成“奠”字,这种做法是极不应该的。

      (5)送挽联

      挽,古作_,_之义为助丧葬引丧车,故挽字从车旁。所谓引丧车,即送葬者执丧车两旁之绋以挽车前行,故名作挽。相传最早的一副挽联乃苏轼所作。 苏轼有两丫鬟,一名朝云,一云暮雨。一次,苏轼扪着肚子问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说是一肚子文学才华。只有朝云说:“我看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牢骚。”朝云不久病故,苏轼用一联挽她:“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吕本中的《紫薇诗话》记有李麈祭苏轼文中的两句话:“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复收自古英灵之气”,被人写作对联,悬挂于丧堂之两旁,这是古籍所载最早的挽联。 可见,挽联起始即是哀悼亡人的对联。清代以来,挽联非常流行。卢希裴《六家联语合钞》序说:“中流社会,遇有哀吊事项发生,联语动以百计;交游稍广,甚以千计。”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在各种吊唁礼品中,挽联都是视为最有意义而很受重视的。这是因为:首先,挽联对死人的哀悼,也即对活人的慰勉。 它是一种很文明的哀悼形式。其次,挽联是悼念者本身文化层次的表现。可以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充分表达吊挽者的感情和思想。还可以就死者的去世表达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这就比浅层的哀悼要深刻得多。有的一幅只有十几个字的好挽联,可以胜过一篇几千字的文章。 再者,送挽联的方式多样。可以单独书写,可以写在花圈的挽条上,可以写在祭幛的挽条上,还可以在一幅祭幛上专门书写(有的人把这种形式叫做挽幛),而且,除了来宾送挽联,死者家属也可以撰写表达哀思的挽联。例如在死者的吊唁仪式场中,在死者遗像的两侧,一般都有一副挽联,那就应当由家属撰写,或是请会撰写对联的人以家属的名义撰写。 最后,当丧葬仪式结束之后,将所有挽联编辑起来,又是一册传之于子孙的极好的纪念品。挽联撰写的基本技巧与其他的对联是一致的,不同处有二:一是更要贯注深切的情感;二是因其不用张贴在大门两边,故一般都不要撰写横额。挽联对书法是讲究的。它要求书写的形式有助于内容的表达,能使人产生美感,能对人产生吸引力。

      (6)送挽幛

      挽幛也称祭幛、礼幛,是在衣料或床单上写上悼念性的词句,用来悼念逝者,表达哀思的。由于当代生活日趋实用性,死者家属不便安排送来的祭幛,送祭幛的已越来越少了。幛语一般为四个字,也有一个字的,如“奠”。挽幛多为竖写,也有横写的,横写的挽幛也叫挽额。 书写格式是竖写从右向左,横写则从上到下,均安排三部分:第一部分,面向幛子右手边(或顶边),顶头主要写死者姓名加颂词称呼。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幛语,字距要一致。如写联语,则两边对称。第三部分,面向幛子左手边(或底边)顶尾写送祭幛人姓名加身份称呼和悼词。 挽幛中间部分即幛语部分也可省去而直接写哀挽人姓名身份。

      (7)写悼念诗词

      历代文人擅长以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死者的哀悼。悼念诗词流传到现代,已成为一种很文雅的吊唁礼俗。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代自从潘岳的悼亡诗悼念妻子以后,“悼亡”就特指悼念妻子了,现今则不限于此义。

吊唁礼仪常识有哪些?

首先要布置灵堂,要搭灵棚,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

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 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

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都排不上号。

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开吊仪式

现今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

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注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吊唁都有什么礼节?

1、严格守时

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务必守时,可以提前到场等候,但绝不能迟到,这是对死者及其家属基本的尊重。吊唁者态度和表情保持严肃,动作要自然,这样会显示出您的真诚。

2、注重服装

男女均应选择黑、蓝等深色服装出席,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口红,不戴亮色围巾或帽子。尽量不要佩戴饰品,如需佩戴可考虑素色且尽量不要外漏。

3、关怀遗孀

关怀和安慰对于死者亲属是很必要的,但在措辞表达上仍应注意。作为慰问,一般可以说“请节哀顺便”或“请保重好身体”等。应尽量避免嚎啕大哭等过分表达悲伤的行为举止,以免增加死者亲属的悲痛。

4、言辞收敛

葬礼会场庄重肃穆,吊唁者言辞应收敛,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示出诚意和风度。葬礼本身的凝重感和沉痛氛围,要求人们言行格外谨慎,如果细节上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给死者家属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千万不可有所懈怠。

5、不能询问死因

慰问丧属时,应当坦承自己的震惊、惋惜和哀悼,切忌矫揉造作。同时,应注意不可询问逝者的死因。

若逝者是因病去世,不可询问病情的经过。同样的问题被反复询问,可能会勾起丧属心中已经暂时平复的悲痛。因此,与丧属交谈时要注意照顾丧属的情绪,避免提及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题。

吊唁死者是三鞠躬还是四鞠躬?

吊唁死者是是三鞠躬。

丧事礼仪三鞠躬,丧礼上朋友同事来吊唁,现时都行三鞠躬礼,其含义是:一鞠躬敬畏天地,二鞠躬哀悼死者,三鞠躬抚慰家属,吊唁时有这三种含义也就够了。

基本介绍

吊唁仪式是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的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椅,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

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梁。

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

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是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油然而生。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